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回升。
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再度释放政策信号。
11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延续此前两日的净回笼操作。专家表示,净回笼资金主要是因为月初市场流动性较宽松,央行灵活调整逆回购操作,回收过剩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宽松水平。后续在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背景下,为提振实体经济增长动能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是货币政策的重心所在,如季节性等因素对资金面扰动加大,不排除央行进一步出台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举措。
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
11月6日,央行公告称,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73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当天,公开市场有431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4137亿元。此前两日,11月4日、5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分别开展了173亿元、183亿元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均呈现净回笼状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日央行小量逆回购操作,净回笼资金,主要是月初市场流动性转为宽松,央行灵活调整逆回购操作,回收过剩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宽松水平。
6天,资金面涨跌不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下行0.8BP报1.33%;7天期持平报1.5%;14天期上行7.2BP报1.76%;1个月期下行0.3BP报1.808%。
从回购利率表现看,截至记者发稿,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升至1.5439%,高于政策利率水平;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1.3290%;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上升至1.7250%。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4001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2416亿元、3828亿元、4310亿元、3276亿元、171亿元。
近一段时间以来,央行流动性调节更加精准有效,通过优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从利率招标转向数量招标;季末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呵护跨季流动性。
央行10月31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在市场分析看来,这些操作都增强了流动性调节能力,有效地维护了流动性合理充裕,使得资金利率水平总体稳定。
数据还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约占目前MLF余额的40%。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较为丰富。在流动性投放方面,短期的主要是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的主要是1年期MLF,投放长期流动性的有国债买入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比较缺乏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央行近期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有助于优化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期限结构,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更及时有效地满足金融市场对中短期流动性的需求。年底之前,预计央行将多次操作买断式逆回购。
多种政策工具稳定市场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工作主要进展及成效、当前经济金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考虑: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再度释放政策信号。
展望后续资金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背景下,为提振实体经济增长动能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是货币政策的重心所在,中国人民银行会适时通过逆回购、买卖国债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稳定市场预期。
周茂华表示,9月以来,国内宽货币、宽财政进一步发力,向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市场信心和信用环境改善,都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环境。同时,央行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进一步提升市场资金面管理精细化程度等,预计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
董希淼表示,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回升。但在10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超预期大幅度下降后,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显现,市场利率下降的空间已经有限。因此,年内LPR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央行或将实施全面降准0.25-0.50个百分点,既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又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维持净息差基本稳定,保持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基本不变。
发表评论
2024-11-06 21:41:12回复
2024-11-07 08:20: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