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实习记者:史佳桐

  回顾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2024年,《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管理办法》)重磅出台,在提高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变革之中,消费金融行业密集发债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

  2024年金融债的发行有何特点?2025年预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哪些消金公司迎来首发?

  2023年11月,《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施行,进一步简化放宽了消费金融公司债券发行的行政许可要求,取消了消费金融公司非资本类债券发行的审批机制,改为事后报告制。

  “这一举措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拓展资本补充渠道,缓解资本补充压力,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兴业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2024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发债频率进一步加快,数量和融资总规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借助金融债这一手段,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得以不断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提高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发展定力。

  2024年以来,哪些消费金融公司迎来首发?

  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上半年,有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活跃在金融债发行市场。下半年,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发行金融债券陆续获批。

  “当前,持牌消费金融主要融资方式是股东借款、同业拆借、银团贷款等。一些消费金融公司正朝向资产证券化、金融债两种融资工具发力,不论是新增许可还是发行规模均有较大提升,预计2025年仍将继续。”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票面利率持续走低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2024年全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发行30余单金融债项目,其中,最高票面利率3.00%,最低票面利率1.99%,平均票面利率2.33%。

  根据素喜智研数据统计,按利率区间来看,占比最多的利率区间为2.01%-2.50%,比重高达72.73%。再进一步细分,下半年票面利率集中于2.05%-2.20%区间。

  那么,不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发债时是否有差异性表现?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2024年发行金融债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1家,其中有9家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比如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

  而当记者根据金融债发行的票面利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时发现,“银行系”消费金融也占据绝对优势。比如招联消费金融年内累计发行6期金融债,利率从年初的2.55%逐步降低到1.99%,其中,第六期金融债1.99%的发行价格创消费金融公司最低发行利率纪录。

  此外,2024年下半年出现的消费金融“新面孔”也乘上了这波利率走低的东风,宁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了与老牌发债选手相匹敌的优势利率。惠誉博华在《2025年信用展望:消费金融公司》中提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线下线上融资均表现出明显的资金成本优势,主要得益于母行支持,其自身市场认可度亦有所提升,头部“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2023年付息负债成本均降至3.5%以内,并于2024年有望进一步降至3%以内。融资成本偏高的机构多为“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但近年来其与银行系的融资成本差异呈现收窄趋势。

  2025如何发展

  2025年以来,已经有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券成功簿记发行。

  近日,记者在中国货币网发现,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杭银消金”)于2025年1月14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债券期限为一年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的第六期金融债1.99%的发行利率是消金公司最低发行利率纪录,而本次杭银消金金融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69%,再创市场新低。

再创新低!“银行系”金融机构优势显著  第1张

  惠誉博华认为,消费金融公司2025年行业展望保持“稳定”。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在政策加持下仍具备更大的增长潜力,消费者信心修复情况是影响其未来业务增量的主要因素。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质量改善迹象尚不明朗;息差和信用成本的差异导致消费金融公司盈利呈现分化;行业资本表现料将平稳,多数机构仍处于资本加速消耗阶段,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不减;金融债发行松绑拓宽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优势和流动性改善需求使得未来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发行仍将保持活跃。

  “良好的经营态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机会接触更为优质的融资渠道,从而推动负债稳定性以及多元化融资程度的显著提升。后续持牌消金会逐步将多渠道融资优势传导至资产端,推动对客层面的加权平均利率下行,更好地发挥对实体经济的助力作用。”苏筱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