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不断壮大意味着行业将面临更多挑战,行业各方也在不断反思并逐步“修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24年落下帷幕,这是公募基金发展的第26年,行业面临的业绩下滑、发行冰点、口碑下跌的艰难一直持续到三季度。9月24日后,随着权益市场的反弹,公募行业整体业绩有所提升,三分之二主动权益产品实现年度正回报;新发市场也转向回暖,连续两个月的募集规模超过1470亿元。
回望这一年,公募基金行业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变化:总管理规模从27万亿元向上连破数个整数关口,甚至上探32万亿元;费率改革稳步推进,产品综合费率整体继续下移;被动投资“E”军突起,甚至与主动权益产品抢占“C位”;严监管及各项引导规则进一步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引导各方把投资者获得感放在更重要位置;权益产品出清加速,基金经理队伍也在持续“洗牌”……
新一年行情的已经开启,展望2025年,公募行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仍在继续。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者有关资产配置的旺盛需求和认知提升,将给指数投资大发展带来长久驱动力,但被动化不会“永无止境”,主动权益产品还是公募基金安身立命的基础,未来关于“主动or被动”的讨论或许还会越来越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者有关资产配置的旺盛需求和认知提升,将给指数投资大发展带来长久驱动力,但被动化不会“永无止境”,主动权益产品还是公募基金安身立命的基础,未来关于“主动or被动”的讨论或许还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指数投资的规模将持续扩大,成为市场中极其重要的定价力量。”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对第一财经表示,在主动管理超额收益空间被不断挤压的背景下,配置收益正在成为组合业绩的主要来源。目前,A股市场正在经历从“重阿尔法轻贝塔”到“重贝塔轻阿尔法”的转变。
市场生态生变
2024年,公募基金的规模持续扩张。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当年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到31.99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加4.39亿元。即便不算最后一个月,行业年增长率已经逼近16%。
虽与2020年和2021年5万亿元以上的增长有一定差距,但相较2022年、2023年,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而且股票基金已经成为新势力。
2024年,股票基金规模增长了1.6万亿元,助推股票基金规模达到4.4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以主动权益为主的混合基金规模则连续三年持续缩减,截至11月底的规模为3.51万亿元,年内减少4396亿元;较2021年底的高点下降4成以上。
规模波动的同时,资金腾挪正在悄然进行,投资者尤其是主动权益的持有人心态也发生了转变。许多投资者正选择从主动权益类市场转向其他赛道,从起初希望战胜市场到现在希望取得市场平均回报。
去年9月底政策利好催化之前,主动权益产品已经亏损近三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6月底连续收获了6个半年线阴线,不少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随后,市场强力反弹下,一大批公募基金陆续收复净值。但在市场震荡回暖和基金产品的“回血”中,许多此前“被套”的投资者选择见好就收。
第一财经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名投资者、以及观察基金讨论区发现,在行情反弹阶段,部分投资者是从大亏转为小亏而“庆幸离场”,也有不少投资者是回本甚至小赚一笔以后便迫不及待赎回手中持有的产品。此外,还有部分投资者看好后市,选择进一步加仓。
记者从基金公司及渠道处了解到,“基金净值在0.8元和1.05元左右,是两大赎回高峰。”有机构人士说,投资者加速赎回的情况确有发生,也有部分机构在产品“回血”后选择“落袋为安”。
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也侧面证实了这一情况。据第一财经统计,剔除今年成立的新产品,主动权益类产品(包括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下同)前三季度被净赎回2912.03亿份,同比增加16.55%,比2022年全年净赎回量还多近900亿份。
其中,超过8成主动权益产品在三季度出现规模“缩水”的情况,合计被净赎回933.26亿份,比二季度环比增加了超过110亿份。而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主动权益产品为主的混合基金份额仍在减少,11月底的规模较之三季度末已缩减1681.07亿份。
被动投资“E”路狂飙
相较于遭遇净赎回的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投资在2024年迎来了规模、新发、资金量以及话题度等多方面的高光时刻,各家基金公司在费率、首发、营销、布局等多个方向持续竞争。
在新发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以基金成立日计算,在指数基金的助力下,年内股票型基金新发规模的占比为21.13%,创下近9年的新高;同时混合型基金的新发占比仅为5.91%,刷新了近12年新低。
另一方面,股票型ETF在持续“吸金”,9月底以来的行情对ETF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据第一财经统计,截至12月31日,全年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市场。
另外,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11月集体宣布,调降宽基ETF及其联接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至行业最低水平,即0.15%的管理费率和0.05%的托管费率。在流动性虹吸效应和成本运营优势的加持下,这些原本就有规模优势的产品有望吸引更多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
在新发及存量市场的双重扩张下,以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迎来了爆发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剔除偏债混合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市场总规模合计为7.14万亿元。
其中,指数型产品的规模为3.36万亿元,占比为47.08%,已占权益类基金总规模的半壁江山。与主动权益的3.78万亿元相比,二者差距缩小至4162.57亿元。而在上年底,这一数据为1.94万亿元。
ETF的规模增长“加速度”更为直接。从2004年第一只境内产品成立到2020年规模首次破万亿,历时17年;而2023年突破第二个万亿,仅用了3年时间;突破第三个万亿元,时间再次缩短至9个月;如今规模更是逾3.74万亿元。
“指数投资大发展或是长期趋势。”嘉实基金认为,一方面,以中央汇金为首的战略资金基于A股配置价值持续增持宽基等ETF,机构、普通投资者也不断拥抱多样化工具;另一方面,新“国九条”明确要求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被动指数投资的认可度实际上是在不断加速的,特别是2023年以来,受益于多方面因素,指数投资正在被更广泛的投资者所尝试和认可。”华南一位机构人士说,主被动产品的变化,也或许意味着行业生态与发展模式必将迎来重构。
另一位主攻权益领域的基金人士则认为,被动指数的发展与政策支持、市场趋势包括投资者结构都有关系。在他看来,监管对创新指数产品的支持、和指数公司的指数开发都为被动指数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其次,主动权益基金此前赚钱效应不理想,导致投资者信任度下滑,而指数投资能让投资者以更简单、高效的方式投资整个市场,不必依赖某个基金经理的选股或择时的能力,这也让投资者的投资思维有所转变。
机遇和挑战中前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部分专业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通过主动投资挖掘超额、战胜指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一趋势在2024年发生了明显反转,也是我此前没有想到的。”一位权益投研人士说,指数基金的火爆,也标志着公募基金“工具化”属性的进一步加强,但主动权益还是公募基金安身立命的基础。
某头部机构基金经理也告诉第一财经,被动投资日益崛起,对A股市场投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能正在重塑市场的投资生态与底层投资逻辑。但主动权益产品仍然具有获取中长期超额收益的潜力。
“主/被动股基不是非此即彼的,主动股基的alpha具备周期性,影响因素复杂。”信达证券分析师于明明团队认为,近几年国内主动股基业绩颓势并不足以外推到“应当放弃发展主动股基”的结论,需要跳出“近期偏差”和“右侧思维”,重新思考造成主/被动股基“替代效应”的真正根源。
在该团队看来,被动化不会“永无止境”,主动管理产品仍会保留充分的生存空间,投研能力建设依旧是主动股基后续能否长足发展的重要变量。考虑到A股投资者已习惯于做动量思维并长期偏好高成长票池;如若基本面好转后牛市起势,成长股估值得以修复,市场主线清晰且持续时,2025年主动股基或将再度占据优势。
对于2025年ETF市场的发展,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认为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他看来,市场轮动明显加速,特别是在2022年以后,热点切换更趋频繁,这一特征在增量市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现在行业轮动的难度正在加大,传统月度调整的节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为此,我们已将原有的月度轮动升级为周度,通过更高频的信号捕捉来把握市场机会。”苏俊杰对第一财经说。
苏俊杰认为,随着市场持续演进,投资策略终将面临失效的风险。因此投资者更应该关注框架与方法论的建设,而不是过分依赖某个具体策略。在ETF工具日益丰富的背景下,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配置策略框架,并保持策略的动态调整能力,将成为机构投资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行业正加速回归本源
规模不断壮大,意味着行业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在权益市场震荡时间渐长、监管趋严等行业背景下,行业渐渐露出疲态,各方也在不断反思并逐步“修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今年以来,权益产品出清加速,第一财经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12月31日,年内清盘基金的数量已经扩至291只,刷新了近六年纪录。其中,权益基金的清盘数量已经达到227只,占比达到78%,达到了公募历史高点。
另一方面,基金经理队伍也在加速“洗牌”,离职潮比以往来得更加汹涌。2024年共有359名基金经理离任,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行业出现了多起“回炉重造”的情况,部分业绩平庸的基金经理内部转岗至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位。
同时,基金经理也源源不断地上新。据第一财经统计,2024年有514位新人走上基金经理岗位,全行业的基金经理数量已逼近4000人,其中有近4成上岗时间不足3年。
一位从业多年的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说,整体而言,基金经理的数量扩张与公募整体管理规模走势相仿。但在此前的行业爆发期,大批新生代基金经理涌现,不排除有些新人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经验。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出清或洗牌都有助于行业更好发展。
可比较的数据是,2019年,全行业共有271位基金经理走向台前,这与2015年的261位相差不大。此后两年,基金经理上新数量连续突破300人、400人整数关口,2021年达到487人,较2019年增加了8成。
随着主动权益基金进入业绩和规模的双重低谷,投研难度加大,过去行业中“投而优则仕”的情况也出现逆风,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万家基金黄海、南方基金史博、安信基金张翼飞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陆续卸任高管回归投研。
一直以来,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造成了行业“高位发行”“追求爆款”等重规模的风气,投资者不满情绪持续积累。
2024年,监管多次发文提出: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等。9月的一份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显示,监管部门已对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避免单纯以业务规模“论资排辈”。如“增加逆周期布局指标,对高位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体验差的管理人予以扣分,反之加分”。
岁末年初,春季“跨年行情”再度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对此,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对第一财经说,国内宏观环境的确定性是基本条件,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新一轮充足想象力的产业催化或政策指引。
杨刚分析,国内政策环境和经济温和修复的确定性仍较高,但短期内政策密度提升的预期或有限,且海外事件的影响预计将边际抬升,短期内红利资产和大盘价值仍可能相对占优。
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联席总经理唐小东则认为,站在当前时点,决策层稳增长的态度非常明确,政策层面对于资本市场也非常重视,在9月底的大幅反弹中沪深300指数自2021年以来首次实现了超过20%级别的反弹,但牛市是否已经到来当前仍然难下定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强度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出口的冲击以及国内地产修复的效果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发表评论
2025-01-02 04:23: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