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链”上发力 成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关键一招  第1张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今年以来,多组以央企上市公司为主体、“链”上发力的标志性并购重组事件加速推进,国资国企持续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央地政策暖风频吹,近期发布的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文件中,并购重组作为本轮央企开展市值管理“价值创造”主工具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成为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关键一招。

  并购重组“链”上发力

  近几日,淮河能源、神马股份、建发股份等多家国有上市公司公告拟开展并购重组,目的在于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今年以来,多组以央企上市公司为主体、“链”上发力的标志性并购重组事件加速推进,包括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维权)、中国五矿拟控股盐湖股份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等,涉及装备制造、能源资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相关统计显示,今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中,国资国企并购活跃度大幅提升。

  “要加大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开展更多高质量并购。”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

  西南地区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今年地方国企并购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川投集团与四川能投正在谋划的战略重组就有利于推动四川能源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该重组事件涉及川投能源、川能动力等多家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位列央企

  市值管理工具箱首位

  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制度持续优化,政策出台进一步提速,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护航。

  以4月印发的新“国九条”为指引,证券监管部门不断完善政策,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落地,进一步明确了并购重组的产业逻辑,其中“并购六条”支持跨行业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的安排受到市场广泛欢迎。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并购重组放在市值管理“工具箱”首位。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并购重组作为本轮央企开展市值管理的“价值创造”主工具的地位进一步明确。

  “政策要求央企上市公司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激发上市公司活力,尤其是借助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这既有利于企业做大市值,也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对记者表示。

  并购招商正成为

  地方资本招商新趋势

  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或召开座谈会,鼓励支持并购重组。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10个省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支持当地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其中上海、深圳、安徽已出台相关文件,重庆、江西等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文件。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对记者表示,后期跟进的地方很可能拥有较多优质上市公司,产业升级转型基础良好。

  “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均有跟进的可能。”投中信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璟琨表示。

  从已公布的文件看,上海和深圳都强调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服务产业升级目标。上海广慧并购研究院院长俞铁成对记者表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国有资产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上海要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离不开本地国有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的带头作用,扮演好产业整合者的角色。

  “从实践来看,并购招商正在成为资本招商新趋势。”俞铁成表示,并购招商是指地方政府下属国企运用各种并购重组方式收购控股优质企业、推动产业并购整合,引进国内外实力企业,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山东、广东、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的国资都在积极布局收购上市公司。

  刘璟琨谈到,国有企业参与并购重组及基金设立将有可能成为地方引进重大项目的抓手之一。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出后,各地正在抓紧研究吸引企业的新方式,国有企业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